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科建设  科研平台  研究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党建思政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成果>>正文
周忠发教授团队在生态环境领域国际TOP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4-09-19 11:36  

近日,我校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周忠发教授团队在生态环境领域1区TOP期刊Catena(IF=5.4)在线发表题为“Evolution and driver analysis of forest carbon stocks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management”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聚焦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修复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旨在量化生态工程不同阶段的森林碳储量,评估喀斯特地貌区碳汇效益恢复的差异;同时,揭示森林碳储量的关键驱动因素,为优化生态工程方案,有效提高森林碳汇潜力,缓解气候变暖提供了理论参考。

该研究提出利用林龄修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权衡交易综合评价模型,估算了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工程各阶段森林的碳储量,并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时期关键驱动因子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生态工程对喀斯特山区森林碳增汇具有重要贡献。生态工程期森林碳储量增加了34.82 t/hm2,且生态效益存在滞后性,工程后期的碳储量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前期和中期。生态工程在不同喀斯特地貌区的生态效益存在较大差异,断陷盆地和岩溶峡谷区的碳储量显著增加区域占比高达70%以上,而岩溶槽谷区对森林碳储量增量贡献率最大。此外,喀斯特山区森林碳储量的驱动因子存在时空异质性,生态工程初期DEM和人类活动强度显著影响岩溶槽谷和岩溶高原区的森林碳储量功能;中期GDP对峰丛洼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后期人类活动强度对森林碳储量的抑制作用减弱,而造林活动对岩溶高原和岩溶峡谷区的促进作用增强。

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格局

自然环境因素对森林碳储量的空间作用尺度

社会经济因素对森林碳储量的空间作用尺度

该文通讯作者为周忠发教授,第一作者系周忠发教授指导的2021级硕士研究生罗丹。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61088)、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黔科合中引地[2023] 005),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 211)和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黔教技[2022]138号)的联合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4.108335


                                                                        一审(校):何江湖; 二审(校):黄登红; 三审(校):朱大运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通知公告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西校区) 电话:0851-86690199

Copyright ©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